公园里施暴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安
公园里施暴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安 老安要是还活着,也是60多岁的老人了。1968年的夏天,他刚刚过完18岁的生日,便被押上了被执行枪决的刑场。...
View Article我找到了这两位作者
我找到了这两位作者 网络真大,大到无边,网络真小,小在眼前。并没有费多大劲,我就在网络上找到了这两位作者。 一位是郜银林,山西忻州人,尚年轻,已不再从事写作,成了南下深圳的创业者。郜银林曾有文章发于网上,原题为《山西省文化大革命慨述》,但此文在网上传来抄去,便成了360图书馆网站的作品,题目也成了《山西省文化大革命内幕》,文章既无作者名,也无编著者或史料来源说明了。...
View Article他流氓了我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廉
他流氓了我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廉 老廉是县委副书记,知青这一块由他分管。上面下来一些招工指标,老廉让知青办和县计委一道,给公社书记们开会,把指标分到各个公社,再落实到每个知青点上。老廉在会上强调,僧多粥少,一定要先考虑插队后表现好的知青,绝不能走后门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...
View Article告密者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倪
告密者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倪 老倪是县医院的中医科主任,他自用一间诊室,科里还有两位医生,共用另一间诊室。能否单独用一间诊室,是个待遇,正如使用院里的那辆小救护车,院长坐上外出,不论去干啥,别人管不着。即便是老倪这样的科室主任,要去省城的县委书记家,给书记的老婆针灸,也得院长放话,才能有幸坐一趟这小车。老倪的手艺不错,他现在正给县委通讯组长扎针,组长头疼,头上被老倪扎了好几根长长的银针。...
View Article风雪除夕夜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昌
风雪除夕夜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昌 老昌脱下自个身上的棉大衣,盖在小女儿身上。小女儿倦伏在床角,已经睡着了,父亲给她的薄被上压上棉大衣,分明没有惊扰了她,她喃喃着,叫着姐姐,姐姐。老昌摇摇头,坐回小铁火炉前的长木条凳上,重新点燃了一支烟。坐在他身旁的妻子,轻身对他说:“睡吧,咱们也睡吧。”老昌摇摇头,说:“再等等,再等等,大丫头会回来的,一定会回来的。”...
View Article积攒的泪花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俞
积攒的泪花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俞 老俞在妻子的陪伴下,回到了江南那个美丽的桃源村。正是桃花盛开时,村子里氤氲着一片淡淡的香味。市里有个抗战历史研究会,已经和村子里的干部沟通好了,由老俞和他的姐姐出资,由村委会负责,为老俞的父亲和母亲重新修墓建坟,合葬两位逝者,并为老俞的父亲建碑纪念。...
View Article撒传单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凤
撒传单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凤 老凤原本该在1966年考大学的,可“文革”开始了,考大学的事遥遥无期了,学生们成立战斗队,斗老师,揪校长,还要印传单。印下传单就要上街去撒传单,就象今天热闹的大街上,时不时有人向路人递送小广告一样。今天的小广告是经济行为,“文革”中撒传单,那可是政治行为。老凤印过、撒过的传单有多少种,他也记不起来了,但有一次撒传单的经历,老凤却忘不了。...
View Article书斋桃花始盛开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邬
书斋桃花始盛开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邬 老邬从省委出来,坐进小车回地委。他是地委副书记,省委书记与他谈话,把问题已经讲得很明白了,免职的文件很快就会下来。他请司机在一间文具店前稍停片刻,下车进店,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,又回到车上。司机说:“回机关领一本就行,还用买?”他笑了笑,说:“以后回家用呢。”司机不解,机关的干部,谁还买笔记本?可几天以后,司机就知道了,他也听到了消息,邬副书记被免职了。...
View Article病房内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傅
病房内 ——百人百姓之老傅 老傅刚过了87岁的生日,身体就突然不好了,孩子们将他送进了京城一所著名的医院。老傅时而清醒,时而昏迷,清醒时,他脑子里闪现出一幕幕人生的往事,昏迷时,他的脑子里继续闪现出一幕幕人生的往事。无论清醒和昏迷,老傅现在是大彻大悟,最明白人生的时候。...
View Article